凤凰艺术 | 后奥运时代 他们如何用影像重蹈现实?
近日,OCAT上海馆呈现最新展览“重蹈现实——来自王兵的影像收藏”,首次集中展示了当代艺术收藏家王兵所关注的“后奥运时代”中国新一代影像艺术的重要收藏。
展览的主题,一方面旨在重申生活世界的意义,通过解析中国新一代影像艺术实践所累积的普遍化的媒介经验,从而在现实的实际经验中,阐释中国问题的话语情境与历史源头;另一方面,正值全球陷入混沌与冲突之际,“重蹈现实”的目的也旨在从未来的角度,提示在历史转折的关口我们所要面临的“重建工程”。以下是“凤凰艺术”为您带来的评论报道。
当奥运的火炬冉冉升起,仿若一声巨响,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举办奥运会”这件事情对它来说都必定意味着是一个巨大的事件。但对于中国,或是对于生活在中国的我们而言,这已远远超出了普遍意义上的事件,而成为了齐泽克口中、哲学意义上的“事件”。
在这里,“后奥运时代”与“奥运之前”发生了本质性与结构性的转变;同时,这一“事件”背后,涉及的也正是我们藉以看待并介入世界的架构的变化。于是从这一角度而言,通过展览,观者或许会清楚地理解到“重蹈现实”的意义所在。
此次展览“重蹈现实”,是首次集中展示收藏家王兵所关注的2008年以后的中国新一代影像艺术的重要收藏,并将之视为一个契机,在历史的断裂(节点)之处,尝试寻找一个新的叙事框架,既能以此说明中国在全球化时代所展现出矛盾性与复杂性,同时又能实现中国话语所强调的中国经验内部“连续性”之可能。
这段时间对中国而言是一个特殊的时期,随奥运而来的经济繁荣加速了城市化进程,同时金融危机爆发,世界和中国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新一代影像艺术家成长和发展于这一阶段,他们的作品也集中反映了当下的现实问题——流行文化、科技创新、自由经济和社会变革等等。“重蹈现实”展出的是策展人从我的收藏中挑选出的19位艺术家的30件作品,从中找到一些线索并作出梳理。作品数量和类型都比较丰富,希望可以从一些方面反映出中国当下影像艺术的发展面貌。
——王兵
▲ 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创始人、香港M+视觉文化博物馆新艺术收藏委员会主席王兵在展览现场致辞
在展厅中,观者不但可以看到人的状态与自然的痕迹,看到消费与传播图式与崇高的图像美学;从历史的宏观到真实的微观…… 作为策展人之一,孙冬冬将展出空间一分为二,指向了两种公共性:一种是生命广场式的公共性,另一种则是城市性景观的公共性。在前者的场域中,空间在视觉上被设置得非常宽阔,一览无余,诸多大屏影像在展墙上就像是广场上的公共展示;而在后者的空间里,一个个分隔展间被隔成建筑一样,而观众的流线则像走在一个个街道和柱子之间,或是丛林的探索——孙冬冬有意识地把柱子都让出来,希望观众观展体验更加丰富。
▲ 展览现场,A展厅
而在这两个空间中,无论是凸显艺术家主题形象的行为表演,亦或是长叙事性的影像呈现,这些来自王兵收藏的其中19名“后奥运时代”艺术家的作品,在某种程度上都在试图去重构旧的象征秩序,使这个被事件所影响的文化结构再次成为另一个事件。同时,无论历史、记忆的经验重探,还是图像、观看的知识考古,抑或对于当代文化、政治的一种反思性回应,都变为了一种“目光的实践”。借此,观者可以洞悉和体验他们对于历史、意识形态的一种理解,以及对于自我的一种主体性确认。
▲ 展览现场,B展厅与外侧
在古希腊,赫拉克利特大声疾呼“人不能再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所谓一切皆流,无物常住,人们总是说过去的事情就仿佛泼出去的水,再难回收。然而,自从记录的媒介诞生之后,一切似乎都变得具有可行了。
基于现代媒介技术的影像艺术,作为一种兼具“现代化”与“现代性”两种面向维度的技术制品,它在中国当代艺术系统内部的传播与演变,恰好映射出始于中国改革开放前后的现代化物质生产(器物层面)与文化信息生产、传播(精神层面)之间存在的辩证关系。所以,作为展览主题的“重蹈现实”,一方面旨在重申生活世界的意义,通过解析中国新一代影像艺术实践所累积的普遍化的媒介经验,从而在现实的实际经验中,阐释中国问题的话语情境与历史源头;另一方面,正值全球陷入混沌与冲突之际,“重蹈现实”的目的也旨在从未来的角度,提示在历史转折的关口我们所要面临的“重建工程”。(孙冬冬)
▲ 独立策展人、批评家孙冬冬在开幕现场致辞
可以说,影像不再只是一种观看的技术,或是一种再现的手段,或许更可以被视为一种认知的部署。但在某种程度上,或许它所“再现”的依然不是真实,“再现”本身才是真实。换句话说,真实的不是目光或镜头所及,而是目光的建构本身,以及其中的主体与伦理意识。
那么,展览这些不同形势和不同场所发生的事件同步呈现,仿佛构建了一种永无停息的冲突。观者得以通过影像去把握当下的任何事件,从而“重蹈现实”,这是否意味着“过去”也是可以被改变的?
▲ OCAT上海馆执行馆长张培力在展览现场致辞
▲ 香港M+视觉文化博物馆资深策展人皮力在展览现场致辞
当然,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是,二三十年的发展时间并没有让影像艺术在中国建立起完善的市场体系,影像的收藏仍是困扰艺术家和藏家的一大问题;此外,当下影像的可得性(譬如小视频)使得对于它的理解和批判在变得愈加艰难的同时,也变得更加重要。以此次参展艺术家为代表的,所有对此保持警醒并不断做出个体回应的人们,他们的思考和实践正是因由这种艰难而具备了更为广泛和深远的意义。
▲ 开幕嘉宾合影
影像艺术的公共性,恰恰是让我们把头从手机屏幕抬起来,让我们在一个公共的环境当中去看,让人和人发生某种连接……公共性是一个相对比较抽象的概念,我们不知道面对的是什么样的观众,我们只能把自己想做的事情做好,给那些需要的观众提供观看的条件。我没有办法去控制观众,但是我们要创造条件让别人来进入你。
——孙冬冬
▲ 展览现场
因而,回到主题,如果公众可以“重蹈现实”,那他/她或许便可以在当下的公共空间中去思索新的价值判断。同时,我们或许可以说,对历史逻辑和发展动因的追问不仅是如何解释艺术史的关键,同时也是理解当代艺术现象、预判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基础,并将其向公众展示的必要元素——而这,也是我们需要再次“重蹈现实”的根源所在。
就像麦克卢汉在1969年接受《花花公子》专访时曾如此说道:“我们盯着后视镜看现在,倒退着走向未来。”
展出作品
曹斐
▲ 曹斐,霾,2013,影像,彩色,有声,46分30秒,作品图片由艺术家及维他命艺术空间提供
北京,作为最大版图的超现实主义政治中心,重度污浊的空气让城市仿佛堕入网络游戏“迷雾”,它看来正好适合被最符合荒蛮与残暴的视觉消费与最好莱坞式的流行想像进行清洗。艺术家想像一些人形异物出现在北京郊外的一片野树林里。从一些在树林里莫名被袭击的事件开始,我们开始进入一个和中国的现实正在发生重叠的魔幻情景剧。
作品《霾》重点刻画的是“异现实”部分,一如人们所生活在的那个同质化的世界,在不同层次、阶层之间参与某种未经协商的共谋、密谋,他们生产制造出某种传染病毒的同时,又吞噬这些病毒,继续衍生新的传染源,而总有那么一些坚韧与生猛,善良和悲悯,在生物链最末端的那些草根市民、儿童、老者、大妈等这些安于被命运或权利系统分配的小角色中得以体现。尽管他们属于绝大部分的“弱者”,但在面对某些“强大”时,却是执拗的勇者、民间的智慧和享受弱者的小幸运。
陈轴
▲ 陈轴,模仿生活,2017,影像,彩色,有声,82分37秒,作品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作品通过游戏、聊天室和情色短信这类媒介,结合科技、通讯和性别议题,展现了一个富有未来感的虚拟的暗黑新世界。作品巧妙地综合了中国年轻人真实的生活片段和手机屏幕,以及代表美国生活的血腥暴力游戏《侠盗猎车手》,来关注年轻女性对于个体身份的探索,以及如何在真实和虚拟世界突破身份的边界。
作品中的人物投入到虚拟世界中来躲避乏味的日常生活,但是在这种虚拟世界里仍得不到满足。他们盯着自己的手机,似乎在期待着某种从天而降的启示来改变生活,但是手机里并没有新鲜事。作品风格诡谲又让人欲罢不能,创造了一种近乎“后人类”的身份:人的生存无法脱离数字化系统,同时也无法通过数字化满足人类渴望的肢体接触和情感交流。(文/伦敦电影节)
关小
▲ 关小,天气预报,2016,三频影像,彩色,有声,12分48秒,作品图片由艺术家和天线空间提供
作品创作的切入点是旅行,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并非是基于地理概念的旅行。旅行在这里应该被理解为一种分散式收集体验的过程。艺术家以旅行作为切入点,因为旅行是体现这种主观意义上转变的最佳方式,它更像是一种关于在概念发生转换的过程中的可能性。作品试图阐述——我们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去认识和了解这个世界,我们的认知过程可以从任何角度展开,无论是概念、物体、甚至人,都能够自由的转换成和原本与之相反的事物。人们旅行回来之后可能会变得与之前判若两人,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作品中的各部分前后连续,其每个序列以及转变过程都试图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将一个主题与其他主题联系起来。也就是说,各个主题是平等的,并试图展示两个主题间是如何关联的。其中一些关联是通过图像来表现;一些是通过并置来展示;还有一些则是通过对话、文本和伴音来呈现,而有些看似没有直接逻辑联系的则是通过直觉和共鸣使人们将其关联。
何翔宇
▲ 何翔宇,May 14th, July 17th, August 27th,2016,三频影像装置,彩色,有声,77分20秒,42分38秒,51分53秒,作品图片由艺术家及空白空间提供
作品中的每一幅画面都是简单地以该视频于2016年的录制日期命名的。在录制前期,何翔宇在社交网站脸书上发布了一则试镜通告,随机邀请回复者参与并完成一系列即兴表演任务。这些的任务设计理念旨在展示人们在同化过程中所经历的挑战和后果。与此同时,何翔宇也以一名小组成员的身份加入到这些互不相识的参与者中,在相互给予鼓励、启发和评论的同时完成表演任务。在作品中,受邀请的参与者成为了何翔宇自己的创作词汇里的一部分,传达了艺术家对同化的方法和效果的研究。在证明富有创造性且融会贯通的创作能力的同时,何翔宇探索了语言学局限性的引申和其重要之处,证明了我们几乎无法依赖于纯口头的表达方式来代表我们自己并塑造我们的身份。
在作品中,何翔宇还提出了一个问题:“文化吸收的艰难是否标志着个体的正直性和严密性?”
胡向前
▲ 胡向前,秘密任务,2015,影像,彩色,有声,38分06秒,作品图片由艺术家和长征空间提供
“在拍摄这件作品之前,我经常看电影电视里的古装片。在准备拍摄自己的古装片过程时,我的脑袋里常常出现一个问题,就是世界上本来就有那么多好的和不好的古装片,我为什么还要多拍一部呢?虽然当时没有答案,我还是觉得一定要拍。在拍摄完成之后和后期的剪辑里,我得到了答案:我只是在做一件行为作品,用拍古装片的形式。行为作品是否真的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呢?在我这里答案是肯定的。”
▲ 胡向前,土尾世界之演讲,2014,影像,彩色,有声,12分30秒,作品图片由艺术家和长征空间提供
在这件作品中,艺术家在母校的操场上面对两千个初中和高中生,用本地的雷州(艺术家的母语)方言发表了一次鼓舞人心的演讲。演讲持续了十分多钟,学习了“励志型演讲”案例中的元素和技巧,如:如何配合演讲的节奏调节声调、手势、何时停顿……讲述了艺术家从小在土尾世界(雷州方言,意为世界的尽头)长大的经历,热情洋溢地倡导学知识的重要性以及小村落以外生活的无限可能性。
黄然
▲ 黄然,对荣耀的管理,2014,影像,彩色,有声,33分00秒,作品图片由艺术家、长征空间及西蒙·李画廊提供
《对荣耀的管理》通过五个相互交叉的叙事,讲述了关于欺骗、盗窃、控制和侵犯的故事。占卜仪式、被盗的汽车、神圣的寻宝之旅,以及控制思维的科学实验。通过塑造画面和故事之间的张力,影片从抽象的个人自传的角度描述了戏剧潜在的可能性。在复杂的故事情节以及不断叠加的图像语言背后,隐藏着艺术家对个体实践所面临的创作条件的思考,以及对其所信任的“历史语言”的怀疑。
▲ 黄然,下一轮才是真实的生活,2009,影像,彩色,无声,27分23秒,作品图片由艺术家和长征空间提供
这件作品题目改编自电影《辛瑞那》中的一句台词。三位中年男性角色轮流进入画面,彼此间相互传递并共享着同一块泡泡糖。这里“吃”的功能性和三人共享一块泡泡糖作为交流方式成为了某种隐喻,回应了我们当前所处文化的饱和状态。
李明
▲ 李明,运动,2014,八频影像,彩色,有声,2分30秒(4件),3分53秒(4件),作品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艺术家在同一个空间中的四次不同的时间里,完成了一次从“想象——用摄像机复原想象——以身体运动的方式回溯想象”的影像制造过程。艺术家把自己的身体作为影像里的道具,和影像中出现的各种交通工具发生互动,产生空洞的"关系”供观众消费;在影像中,“行为”作为一种文本被“表演”出来——这个长镜头里内在蒙太奇的一连串动作,仅仅是“发生”,而在本质上是无任何意义的。艺术家关心的是他和摄像机共事的关系,是否能与观众形成意识的互动;艺术家、摄像机和观众三者构成一种互相支配的关系。影像中每一个出场的道具,既是支配艺术家的运动目标,也是诱导观众用意识支配道具运动的陷阱。而这些目标被通通安排成一组有节奏的时间,完全变成纯粹的“观看”。
李然
▲ 李然,还是这群人,2016,四频影像,黑白,有声,15分00秒,作品图片由艺术家和艾可提供
“重复”并⾮直接建⽴与对⽴于去“差异”的基础上,⽽在于对潮起潮落的形式语⾔、媒介、话题、事件所引导的价值观进⾏的对视。⽽在对真实性的刻画中,“虚假”也并不可耻,旁观也并⾮漠视,在这种⽭盾与复杂情绪相互交织的基础上,这件四屏录像作品的拍摄中,艺术家从不同的渠道雇佣了⼗⼆名⾮专业的演员,且将其⽆命名地安置在这个固定的情节与境遇当中。在后期编排中,艺术家⼤量地安插了模拟的声效,摘除了语⾔式的讲述与对话,通过戏剧性与舞台式的编排,将⼀连串⼈物性格依附于动物性的“⾁⾝”之中。影像⾥这些⾯⾯相觑,又极具警惕不安的⾝体,正是遭遇艺术机制固有规则下的我们⾃⾝。
林科
▲ Today,2012,影像,彩色,有声,2分48秒,作品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那个时候,我的工作室是在江边的一个高层公寓里。那里有非常开阔的视野,我可以每天欣赏日出和日落,也许我是受此影响,制作了这件作品。”
▲ 比如我,2016,影像,彩色,有声,6分12秒,作品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但他们发现这是一个陷阱,就像毒品一样。因为当梦境变得比现实更加重要时,你就会放弃旅行、建造、创造。你甚至忘记如何修理那些祖先留下来的机器。你只是坐着,不断的活在其他人的思想里。探测动物园样本的思想,比如我。”
以上是林科在《星际迷航:原初系列》里看到一段电影对白。他非常惊讶这个足以完美形容当下的对白竟是来自于上世纪60年代的科幻剧本。当下的林科正是坐在电脑面前,并感觉到自己慢慢远离自然的世界。林科把这段对白拷贝了下来,保存到了电脑桌面。后来有一天,林科想成为一个说唱歌手,但是他没有歌词,于是就打开了这个文本,开始诵读这段对白。
▲ 传统罗曼史,2013,影像,彩色,有声,3分19秒,作品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传统罗曼史》是一首经典的曲子。一天下午,林科正在操作Photoshop软件,这首曲子正在他的电脑中循环播放。由于被这首音乐洗脑,林科不由自主地哼唱了起来,同时他的手也跟着摆动。此时,作为创作者的林科意识到表演已经开始了,于是马上按下了录制开关。这就是林科的《传统罗曼史》。”
▲ 电子乐总让人跳舞02,2011,影像,彩色,有声,16分39秒,作品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林科录制这个视频的时间是2011年。那个时候中国的网络防火墙还没有今天这么“厉害”。林科当时住在杭州——那个孕育了像阿里巴巴这样的互联网公司的城市。那里的网络也非常的顺畅。有一天,林科发现这些网页动图(GIF图片)都是被关键词关联在一起的。林科在这些关键词的链接中跳转,发现它们和正在在线播放的音乐节奏完美地契合,于是他一边听着在线音乐,一边随机地浏览网页,这看起来像是一个音乐录像带。
▲ 鲁滨逊漂流记,2011,影像,彩色,有声,56秒,作品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林科在电脑上通过搜索关键词“island”找到了一张岛屿的图片,把这张图片设置成电脑桌面并将电脑硬盘命名为鲁滨逊,同时,拖动这个鲁滨逊硬盘图标并录制了操作的过程。这个电脑操作表演被命名为“鲁滨逊漂流记”并把它上传到了优酷(中国的YouTube)来测试优酷网站能是否能接受高清的视频。两年之后,林科发现这个视频被大量播放,并且很多观众留下了恶意的留言,这时他才意识到“鲁滨逊漂流记”是一个著名的名字,很多网络观众通过搜索关键词“鲁滨逊漂流记”访问了这个视频。这样的结果完全超出了林科的意料。再后来,这个视频被艺术世界接受,成为其很重要的一件作品。
▲ 洗手,2015,影像,彩色,有声,11分11秒,作品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有一天,艺术视频公司Action Media的创始人——钱龙在为林科制作一则艺术家纪录片。他想要一些林科正在操作电脑的画面,因为林科的很多作品都是用电脑来创作的。于是林科随机打开了电脑桌面上的一张图片,开始快速和漫无目的地操作电脑。当时林科的电脑正在播放一个电子乐,他跟随了音乐的节奏。这就是这件作品《洗手》。
▲ 星际旅行1080p,2013,影像,彩色,有声,2分10秒,作品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有一天林科在朋友家过夜,他的朋友买了新的iMac电脑,这台电脑比林科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分辨率更高,于是他想到可以为《星际旅行系列》录制一个高清版本。这就是林科的《星际旅行1080p》,在这个视频中你可以听到崭新的苹果鼠标在桌面滑动的声音。
▲ 宇宙文件夹01,2010,影像,彩色,有声,4分06秒,作品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这是林科第一次使用操作界面进行屏幕表演。林科在电脑中创建了一个名叫“宇宙”的文件夹,把对“宇宙”的常识都装到里面。在打开这个宇宙文件夹之后,便可以看到他的意识正在宇宙中循环地运行。
刘窗
▲ 刘窗,无题(节日),2011,影像,彩色,有声,5分14秒,作品图片由艺术家及魔金石空间提供
作品将背景设置于都市边缘,记录了一个人物在布满废墟与瓦砾的城市空间中穿行的场景。以拾起一片纸屑并将其引燃、抛落在地上为开场,这个行动逐渐开始重复,进而演变为针对这个充斥着压迫感的环境的一种“评论”:向世界常态的无声抵抗。(译/杨北辰)
马秋莎
▲ 马秋莎,从平渊里4号到天桥北里4号,2007,影像,彩色,有声,7分54秒,作品图片由艺术家和北京公社提供
在影片中,艺术家口中含着一把刀片,讲述自己从小到大学习艺术的经历。最后,她将刀片从嘴里取出并展示给观众。通过这种极具象征意义的行为,活生生的把父母对子女的殷切期盼和沉甸甸的爱,以及对子女造成的沉重负担展现在观众眼前。在艺术家眼里,这样的一份爱往往伴随着压力与痛苦。
苗颖
▲ 苗颖,被正统简化了的理性真相的基石,2018,三频影像,彩色,有声,10分46秒,作品图片由艺术家和没顶画廊提供
《被正统简化了的理性真相的基石》是一件三频录像装置作品,伴随着温柔的旁白叙事。作品画面展现了特朗普的墙、中国互联网防火墙、算法滤镜气泡的乌托邦、怀旧美国梦,独角兽科技公司的算法怪兽等等。
作品讲述了样板化生活方式的传销、被社交媒体算法深度侵蚀下的政治环境与独角兽技术公司的泡沫之间的关系。所谓“生活方式品牌”就是一种因为后现代物质主义而产生的一味追究自我表达,它体现了人们通过寻找文化和身份认同来寻找归属感。尤其是在个性化算法的年代,人们日常与社交媒体交流的方式一般都是关于自我表达,这种自我表达往往是人们对某一种特殊集体或者文化的认知。在过滤气泡中,你只会看到自己的集体,这使得人们对中立的政治观点更加不关心。因为与极端的政治观点相比,它们看上去更无聊,且没有立竿见影的影响性。
沈莘
▲ 沈莘,夜莺的挑衅,2017,单频影像,彩色,有声,23分00秒,作品图片由艺术家和没顶画廊提供
作品拍摄于韩国光州亚洲文化中心的剧场中,呈现了一对情侣之间的对话、分享基因测试结果的动画角色、两个舞者的表演和在剧场中的电视里播放着的视频素材。(《夜莺的挑衅》由 BALTIC Centre for ContemporaryArt 资助,受光州亚洲文化中心支持。)
唐狄鑫
▲ 唐狄鑫,不可抗力,2010,影像,彩色,有声,9分29秒,作品图片由艺术家和艾可画廊提供
在《不可抗力》这一行为事件发生之前,艺术家做了周密的调查,走访了上海的不少地铁站点,估算过车辆靠站停留的时间,并最终选择了一个“确保”安全的站台。这绝不是为了造成自己“意外的”身亡,也并非以自塑“网络红人”为目标,而是将之作为一次行为艺术的实践。在此件作品中,他果断地跳下铁轨并躺下,经受那扑面而来的巨大压力、速度与刹车巨响,并再度果断地跳上站台。这一系列果断所举之间,艺术家的脑中具体闪过了怎样的感念?是行动,活下去!
陶辉
▲ 陶辉,谈身体,2013,影像,彩色,有声,3分45秒,作品图片由艺术家和艾可提供
《谈身体》这件作品是有关身份和性别的投射。作品中,艺术家所扮演的主角了坐在床上正在被一群不明身份的人围观(也许是朋友,或是陌生人)。由于主角是所有人关注的中心,而围观者既是听众,也是判断和意见的来源,因此整个场景的构图形成一种模棱两可的紧张感。 艺术家正在背诵一篇非常客观的文章——他请一位人类学学者来分析他身体的特征,并为他制作人类学档案。然后艺术家大声朗读这篇非常理性和客观的自我描述。这提醒了我们一种相当亲密、诚挚的坦白或者直言不讳的自我揭露,充满了悲伤和自我介入。文本的分析性自我定义(人类学档案)与舞台场景和构图(非常显著的,戏剧的和情感的)之间的对比,使我们反思身份的概念——我们自己身份的概念和他人如何看待我们身份的概念。相机的使用微妙而高超,它不是聚焦在一个角色或视觉构图上,而是一直在四周游移,使观众感到自己是偷偷窥视现场的外人,增强了整个影像的情感色彩。
▲ 陶辉,我们共同的形象,2016,影像,彩色,有声,14分27秒,作品图片由艺术家和艾可提供
艺术家在中国电视影像史上选取了十个具有代表性的节目片段,包括不同年代不同电视台的新闻、电视剧、综艺、选秀等,作为背景随机地滚动播放。演员在荧幕前方,重现画面中的场景和台词,营造出一种真假难辨的错位感,以及虚实相生的荒诞性。艺术家从集体记忆和群体经验的角度出发,表达对于“大众媒体”和“表演性”的探讨。
王拓
▲ 王拓,审问,2017,影像,彩色,有声,18分35秒,作品图片由艺术家和空白空间提供
《审问》是一个由胶片摄影,图像拼贴以及画外音组成的动态影像。作品由两部分叙述交织在一起: 一部分是取材自艺术家对一位地方纪检委官员的采访记录,内容由其陈说当年成功面试该职时所需的心理技巧,慢慢演变到描述其日后审问工作中经常使用的心理手段。另一部分是一篇以英格玛·伯格曼 (Ingmar Bergman)1966 年的电影《假面》为灵感,由艺术家写作的短篇故事。故事中,一个拒绝说话的演员和一个试图使其开口的护士在长时间的相处中,悄然变成了彼此,互换了身份。在这个隐喻我们所处的复杂现实的作品之中,人们熟悉的现实情境与隐蔽于日常的极端情境借由一种类似的沟通结构产生了丰富的交集,而在其中的人的境遇也因此发生变换。
徐渠
▲ 徐渠,斑马,2015,影像,黑白,有声,8分32秒,作品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在作品中,一匹刚被屠宰的黑马被屠夫凭想象力切割掉部分柔软皮毛。当一条条表皮被撕开露出白色脂肪后,黑马被“写生”成一只斑马。在这个案例中,马与人原本的友谊关系被隐去,转换为赤裸裸的屠宰生产关系。伴随着对流行消费和抽象趣味的诘问再次出现,徐渠试图以黑色幽默及残酷姿态的口吻来描述现实。
▲ 徐渠,习惯II,2014,影像,黑白,有声,3分13秒,作品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在作品《习惯II》中,作为主角的是只乌龟,它是艺术家从德国回到北京后购买的家庭宠物。通过“掀翻”这个动作,艺术家恶作剧式地颠覆了动物生活的“习惯”,讨论某种微妙的心理和控制关系。
鄢醒
▲ 鄢醒,DADDY 项目,2011,影像,彩色,有声,58分27秒,作品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艺术家面壁讲述着自己人生中缺席的“父亲”。一个小时的行为全程同步记录到录像中。这一些与“真实”看起来貌合神离的不平常身世,都与现场的观众并存,与之相关的每个人都在经历一次“误入歧途的暴力”。
周滔
▲ 周滔,蓝与红,2014,影像,彩色,有声,25分14秒,作品图片由艺术家及维他命艺术空间提供
不管是老人在自然光线下的肤色,还是沐浴在夜光下的人群;从夜幕下 LED 强光染蓝的整个广场,反政府民众在广场上夜夜不眠的狂欢,到金属矿山区橘红——灰绿的地表,各种人物的动作,甚至是阵风与山体震波的一次迎撞,都造就了皮肤到地表相互折射。
艺术家常常在想想:那些拍摄经历中引起的强烈情感波动与起伏,如何消受,但恰恰与此同时,在知觉不断遭遇击打,意识不断被冲刷之后,反而出现了一片空白地,一片内在的空白地表,情节与风景在此被重新唤起形状,重新回归了他们各自自在的位置,当然他们同时也是现实的情节,也是现实的地表风景与人物,他们重影了。两种地表的重影使一切回归到重新的出发点,回到了母体。
影像并不是去记录现实的如何真实残酷,以及广场色光沉醉的迷幻,而是从地表到皮肤,从重影到再生。艺术家一直在投入这种象贴近地面飞行一般的拍摄,投入这种未知状况的感觉撞击,并不去精心构思和剧本营造,而把“拍”演化一个基本思维动作,“拍”是每个人都可以拿起自己的手机拍摄一样,其实我们都在这个时代共同演化一个新的日常动作“拍”,它在今天和“我想”,“我看”一样,似乎习以为常到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正是这样,这个基本动作让我们开启一个新的感知端口。
展览信息
重蹈现实——来自王兵的影像收藏
参展艺术家:曹斐、陈轴、关小、何翔宇、胡向前、黄然、李明、李然、林科、刘窗、马秋莎、苗颖、沈莘、唐狄鑫、陶辉、王拓、徐渠、鄢醒、周滔
策展人:孙冬冬、鲁明军
展览时间:2019年3月23日-6月16日
展览地点:OCAT上海馆,上海市静安区文安路30号
展览主办:OCAT上海馆、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
(凤凰艺术 上海报道 撰文/dbk 责编/dbk)
凤凰艺术
最具影响力的全球艺术对话平台
艺术|展览||对话
这么好的新展览 点图去看看?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凤凰艺术”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凤凰艺术”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xiaog@phoenixtv.com.cn。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凤凰艺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